【教师】“教师无小节,处处皆楷模”,对于这句话,你怎么看?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【教师】“教师无小节,处处皆楷模”,对于这句话,你怎么看?

【教师】“教师无小节,处处皆楷模”,对于这句话,你怎么看?

2023-10-03 15:25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原标题:【教师】“教师无小节,处处皆楷模”,对于这句话,你怎么看?

一、“教师无小节,处处皆楷模”,对于这句话,你怎么看?

【答】“教师无小节,处处皆楷模。”教师的一言一行、一颦一笑都具有示范性、榜样性。做教师首先是做人,做善良的人,做真诚的人,做正直的人。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,还是在生活中,不管是在学生面前,还是在同事面前,都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和言行举止。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。

“小节”就是细小的事情。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小节而不以为然,甚至以不拘小节而自豪。然而对于教师而言,却不能忽视小节,因为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,在学生的心目中,教师是最崇高的,他们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楷模,尽力去模仿。教师的思想行为、对待事物的态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。如教师待人热情诚恳,学生也会尊敬师长、乐于助人,教师的板书一笔一划,学生的笔记、作业也力求工工整整。因此,教师应该用自身的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,时刻牢记自己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。孔子曰:其身正,不令则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,教师必须首先做到,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,教师必须带头遵守。只有身体力行,言传身教,以身作则,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准则的可信,从而愿意积极行动。

教师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,要时刻把握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,并使之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,给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。“教师无小节,处处皆楷模。”

展开全文

二、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”,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。

【答】亚里士多德非常尊敬他的老师柏拉图,然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,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,坚决地批评老师的缺点和错误,毫不掩饰自己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的严重分歧,很多人指责他背叛了老师,于是有了这句流传至今的名言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”。

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”,表明了人们热爱和尊敬老师的原因,也凸显了人类热爱真理的本性。求知是人的本性,获取知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,因此,热爱真理、探究真理和追求真理根源于人内在本性的需要。而知识和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师的介入,从这个意义上讲,学生是热爱和尊敬教师的,教师在学生面前简直成为真理的化身,学生热爱教师正是出于对真理的热爱。相反,也正是因为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亲密、友好的健康关系,学生获得了进一步追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。

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”表明了人类对自我认识与把握的一种理性能力。教师不可能掌握一切真理,难怪孔子曰“三人行必有吾师焉”,杜甫也有诗云“转益多师是吾师”。因此,“吾爱吾师”的原因不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真理,而是因为教师站在不断追求真理接近真理的一边。因此真理已经成为一个知识人特立独行的自由人格的基本元素。

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”是人们处理和构建健康师生关系的基本准则。它消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预设的、单向的、师道尊严的师生伦理关系,而代之以共同探究、追求真理的民主、平等的合作关系。

相关推荐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